诗词太姥
标题: (转载)诗学概念400题21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7-15 05:09
标题: (转载)诗学概念400题21
【三易】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南朝沈约提出的诗文审美要求。《颜氏家训•文章》:“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事,指典故。易见事,谓虽用典故,但不生僻费解,甚至使人觉不出用典。沈约乃要求虽用事,但应注意不用僻典。易识字,谓勿用冷僻艰晦的字。易读诵,当有数层意思:一则应讲求用字之声、韵、调,使其有变化、不单调而又和谐悦耳。《文心雕龙•定势》云:“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三易”之说,反映了齐梁文人诗作的语言趋于自然流畅、明朗浅易的倾向,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要求,有利于诗歌语言艺术的发展。
【直寻】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意谓朝廷应用之文,须援据古事;诗歌则不以用典为贵,而以直寻为上。直寻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诗人应直接、敏锐地感受外物之美,将“即目”“所见”者表现于诗中;二是状物抒情均应使用自然明朗的语言,加以直接的表现,不应堆砌典故。后世强调才情、妙悟而反对以学问为诗者,或标举钟嵘此说。
【自得】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在其理论发展中变化形成多层含义。首先,它是指对感官享受的审美超越,语见《淮南子,原道训》:“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圣人不以心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甚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察其所以不得其形,而日以伤生,失其得者也。”刘安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自得”,所论渊源于道家的宇宙论。他所谓“自得”,是不受外物引诱、超越世俗悲欢,即以“与道同出”的方式超越自我,超越外物。这又叫“以内乐外”。乐由内生,不由外得,故曰“自得”。所以,“自得”并非强调审美过程中的自我与个性,而是强调泯灭感性自我而复归于本体的大我,从人性与道的契合中获得了最高的审美感受,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乐之乐”或曰“极乐”。其次,“自得”引入文艺创作,指作者从自己的独特人格和独特情思出发,而获得独特的审美发现和个性化的创作。”其言“独得”,意同“自得”,指艺术风格方面的天才独创,师心自得。”所称“自得”,是说超越一切形迹和法度之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审美发现。杨万里在创作中的“自得”,强调从生活中来,要求诗人自己去发现“诗材”,发现美,去进行独立的审美创造。自得”又可引申指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所获得的独特审美感受和独到的艺术见解。这样,“自得”之义,理论上环环相扣,层层深人,促进了古代诗歌创作和欣赏的健康发展。【六义】古代诗学概念。“六义”原称“六诗”,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载:“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以风、赋、比、兴、雅、颂为“六诗”,当是先秦时代的美学观念。汉初《诗大序》加以继承和发展,改“六诗”为”六义”,成为我国传统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极大。《诗大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后来朱熹又据此发挥,称风、雅、颂是“三经”,是“做诗的骨子”;赋、比、兴“却是里面横串的”,是“三纬”。用今天的话来说,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则是诗歌的表现方法。如谓风有风教、风化、风刺、风俗等解释;谓雅为“正”,专言王政废兴,而“政有大小”,故有大雅、小雅之别等,特别强调各类诗体宣扬政治道德的教化功能,则不免过分牵强。
【独抒性灵】古代诗学概念。原是明袁宏道等针对七子派师古拟古的流弊而提出的重视作者个性的创作主张。语见其《叙小修诗》云:“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文中特意拈出“性灵”二字,指出性灵之语均从自己胸臆流出,不拘于古人格套,故富于个性,“多本色独造语”。。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蛇蜂虿,皆足寄兴。这段话中,作者概括了性灵说在创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一、“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凡是心之所感,即“蝼蛇蜂虿,皆足寄兴”,不必定效古人取材;二、就表达而言,凡是能“以腕运心”,即使是“谐词谑语”,亦所不妨,并不比初、盛唐诗逊色。这样的创作方法即是要求作者从内容到形式,将理学家、古文家所设置的种种清规戒律、条条框框统统打破,而一任天机活泼的性灵恣意翱翔,这便是袁宏道等所倡性灵说的精神所在。
作者: 静心斋 时间: 2013-7-15 08:47
字大,看起来方便。还有多少集啊?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3-7-16 22:07
静心斋 发表于 2013-7-15 08:47
字大,看起来方便。还有多少集啊?
转载己过半。我坚持每天约出3000字。既是“诗学”,须学会、记住和应用。
因此,我不可一次性地转发数万字。请原谅!
欢迎光临 诗词太姥 (http://wdtmsc.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