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诗词知识讲谈6

[复制链接]

1115

主题

0

好友

74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5:10: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首诗起句是赋起的哈,直接说“丞相祠堂何处寻”接着营造一种肃穆的氛围,然后让作者的怀古之情来的自然而然产生了。只有在那样一种肃穆 静谧的氛围下,你才能想你所想,不是么?如果不是森森,而是游人如织,你会有“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呢?
    我们继续说承句的写法,承句在诗中所承担的使命是承接、扩展。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具体到诗中,就是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目的是为了更自然的转向转句。再强调一次,承句的功能:不只是承接,还有扩展。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再看这一首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后分句都是承接起句中的“高”,但是大家看下前后分句描写的景色是同一类物事么。落木,长江,是同一物事么? 后分句在落木这个景的基础上递进了一层,这样往转句转的时候就会不那么吃力了。不尽长江——万里,这样会比较好转一些。所谓的扩展是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描写,由远到近到由近到远。读起来让人感觉到视角有的转变效果,
我们说后分句的功能是扩张,扩展,但是不能扩展的漫无边际,一下子把感情扩展完了,那么转句合句就没的写了。那就不是律诗,成了绝句了。自己要把握着,扩展到一个什么度。不能不扩,也不能无边无际的扩,扩的自己都收不住了,扩展的时候要考虑着这个扩是为了和转之间有个过渡的,让转不要来的那么突然,那么出人意料,那么突兀。
    当然,我们目前是要求的上景下情的章法,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情景是不可能完全分割开的。之所以要求上景下情,是为了让不懂起承转合的朋友可以尽快的入门。     刚才我们说的承句要紧密承接起句的景,这个是限制在上景下情这个框架里的。如果你不是按照上景下情来写的话,承句就不一定要写景,但是承接的功能一样是不变的。 在气脉上,在意气上要在承接起句的基础上做到层层递进。构思布局时,要从逻辑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其实,为什么把起承转合分为四个课时来讲,是为了大家能够清楚明白的弄懂什么是起承转合,怎么来写起承转合,理论知识我们交流的少,更倾向于交流写诗的技巧。
     但是大家别忘了,写诗是个整体的过程,整体美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女,只有鼻子美,只有眼睛美,其他却很平庸,甚至丑陋,那么我们就不能说她是美女,不是么? 所以呢,这里有必要说下,写诗的步骤。
     我们以命题诗为例,比如我们命题为《春》, 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想怎么起,怎么承啊,这一点切切记得,如果拿起笔来就写,起了起了,承也承了,但是转却不知道往哪儿转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立意,没有想好通过写春这个题目,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只是为写而写,这是写诗,甚至是写任何文章的大忌。写一步想一步,写一步凑一步,最后的结果就是你的文字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字,就如同没有个性的人,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连读都懒得。 我们涂抹文字,是为了表达一些我们心中所想表达的东西,或为感情,或为道理,或为疑惑,或为无奈,或为抨击。诗言志,词言情,其他文体亦然。 如果你只是想堆砌出一堆华丽的辞藻,然后到各个群去轰炸一下,顺便赚得一串仰慕的目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那样的你只会让人在心底里嘲笑,甚至无视。
   一般的来讲,起联点出个意象,或是景,或是情,承联呢,就是铺展这个意象,把这个意象铺的充分一些,铺足它。目的,就是为后面的“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你要是铺的过分夸张了,突兀了,整大了,后面的“转”就不好处理了。如果后面再重新来描述景色,或铺垫情绪背景,则使诗意为之一顿,失之流畅,这就难看了。
   说到这,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诗的每联每句甚至每个字,都要是要为主题服务的。不论是正写反写,不论是用赋、用比、用兴,你都要时刻想着“扣题”。起和承是这样,转和结也一样。“承”的概念就说到这吧,不难理解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11-17 13:23 , Processed in 0.1794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