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8-1-31 10:32 编辑
所谓炼句炼字,就是在词的某一句的某一字,经过锤炼,而使全句乃至全篇形象鲜豁,神情飞动,顿生光辉。这在词的创作中有个术语,叫作"诗眼"或"词眼"。一般说,诗或词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谓语的中心词(称"谓词")。把这个词炼好了,真是所谓一字千钧。宋人宋祁《玉楼春》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天仙子》中有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国维认为"闹"、"弄"二字,就是词眼。因为"着此二字则境界全出"。毛主席善于炼句炼字,作词眼,例如《沁园春 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本来是在天上飞的,一个"击"字,则把鹰比拟为箭矢、弹丸;鱼本来是在水中游的,一个"翔"字,则把鱼比拟为飞禽、飞虫。这样,鹰的勇猛迅疾之态,鱼的自由欢快之情跃然纸上,"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境界就从这两个字中烘托出来。又如《沁园春 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本来以银蛇形容雪后的山,蜡象形容雪后的高原,可是一个"舞"字,一个"驰"字,使静态变成动态,雪景形象更生动,"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境界也就烘托出来了。又如《菩萨蛮 黄鹤楼》:"龟蛇锁大江。"一个"锁"字,赋与龟蛇二山以生命,形象地显示此处形势之险要,与上面"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两句相呼应,充分显示黄鹤楼所在地----武汉关的重要的战略地位。
诗词创作中的炼句炼字,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以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学问知识为基础的艺术修养问题。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谈到炼句炼字时,引用了《陈官仪诗说》中的一段话"句工只有一字之间,此一字无他奇,恰好而已。所谓一字者现成在此,然非读书穷理,求此一字终不可得。盖理不彻则语不能入情,学不富则词不能给意,若是乎一字之难也。" 诗词入门十八讲(16 词句的平仄)
词句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或基本上用律句。我们在讲近体诗格律时已经介绍了五言和七言的各四种句式。词句虽然比诗句复杂得多,包含从一个字到十一个字的各种句子,但三字以上的句子,绝大多数都是在近体诗五言或七言那四种句式上,增增减减,或者穿靴戴帽,或者掐头去尾,也有的是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的。在唐代,词刚登上文坛的时候,有的词就是一首近体时,如前面介绍的刘禹锡的那首《竹枝词》,还有李白的《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就其格律看,都是一首七言绝句。还有不少词调明显地是从近体诗脱胎出来的。前面例举的《浣溪沙》42字,就是由六个七字律句组成的,象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鹧鸪天》57字,只是把颈联出句的七个字减去一字,分成两个三字句,其余句式平仄与七律完全相同。《卜算子》44个字,就是由六个五字律句、两个七字律句组成的,很象一首仄韵五律,只是第三句和第七句多了一个音节。有些词调句子本来是拗句,后来词人用了律句。例如《水调歌头》第一句原来是拗句:"明月几时有"(苏轼),平仄仄平仄,第一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三字必仄,后人将此句改用律句,仄仄平平仄,如"不见南师久"(陈亮),"才饮长沙水"(毛泽东)。又如《菩萨蛮》上下阕的歇拍句,原来是拗句,"有人楼上愁……长亭连短亭"(李白),平平平仄平,第一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三字必平,后人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也合辙。如:"关山阵阵苍....今朝更好看"(毛泽东)。词的律句的句间关系,大多不象近体诗那样要求相对、相黏。学习词句平仄,重点是学好律句的应用,因为词里面的拗句有限,有限也就容易记。而且词谱上规定的不少拗句,后人改用律句,前有车,后有辙,名人名篇中用过的,你再用也不算违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