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3-7-13 10:58 编辑
【知言养气】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之一。见于《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知言”的重要性,孔子早已指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子自称对于片面的、过分的、歪曲的、闪烁的言辞都能察知它们的蒙蔽、沉溺、叛离、辞屈理穷的实质所在。 【兴会】古代诗学概念。意指审美主体在自然景物、社会生活或文艺作品的激发下,产生了昂扬的诗情,或者说它是主观精神世界里突然发生的高度亢奋的审美创造欲望或审美创作的心理机制。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引发性灵。”所称“兴会”,与六朝文学的自觉精神相呼应,一方面指诗人或作家创作时激情突然迸发的亢奋心理,它与人的性灵展现直接相关;一方面又可指诗人情兴在艺术作品中的物化形态。有时,古文论家又把“兴会”称之为“兴”、“情兴”、“意兴”、“兴致”、“兴趣”等等。 【兴象】古代诗学概念。集中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质及审美批评标准。始见于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凡三见:一是在序中批评南朝诗风:“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兴象,但贵轻艳。”。“兴象”之“兴”,集中概括了情感、意兴、玄思、妙理等主体要素,而“象”则综合了人事风物及作为物化手段的词采声律等。所谓“兴象”,指情景交融、言意浑沦、事理统一、词调和谐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及其审美特征。清纪昀《挹绿轩诗集序》云:“要其冥心妙悟,兴象玲珑,情景交融,有馀不尽之致,超然于畦封之外者。”在这里,“兴象”是一种冥心妙悟、以纯粹的审美把握方式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它的审美特征是具有情景交融,玲珑透脱,辞采声韵,浑沦一气,寄托遥深,无迹可求的整体美。其《诗薮》外编卷烟四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歌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意谓诗中写景取象,只是托兴手段,兴到景随,只求合乎情兴的逻辑,面不必句句坐实去考评事之有无。“兴”与“象”二者之间,“兴”是主导,是诗境之美的本质所在。 【感兴】古代诗学概念。意谓为外物触动所产生的强烈审美感受和创作灵感。 “兴者,有感之辞也。”南宋杨万里《答建康府大军库监门徐达书》:“我初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我何与哉?天也,斯之谓兴。”更强调了感兴的偶然性和自然而然。王昌龄语:“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亦有其例,如常建诗云:‘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音。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袁守定《占毕丛谈》又作了发挥,以为感兴之作,“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尝有欲吐之言,难遏之意,然后拈题泚笔,忽忽相遭”, 【应感】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主要有三层涵义。就其历史展开的顺序,一是指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说作为创作动因的人的情感,是感物而生的,其情感的内容是与物相应的。二是指艺术作品对人的作用,它能够感动人使人的精神发生与作品内容相应的变化。三是指艺术思维中达到的,心物交会的状态。作为自觉的艺术理论的应感说,最早语出《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应感”是人性与物态相应、相感而生哀乐;艺术作品则是情之哀乐的表现形式。在《乐记》中,同主体相应、相感之“物”,又分为两类:一是天地间自然之物。如“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二是社会治乱兴衰。《文选》五臣注:“翰曰:用情有应感会合之地者,通塞于纲纪之所者,则思来不可遏而拒之,思去不可止而留之,非人力所至也。”总之,孔子的“兴观群怨”之说,对诗歌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对于文艺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言简意赅、较为全面的概括,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风易俗】古代诗学概念。关于诗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始见于《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希望统治者通过诗歌来进行潜移默化的特殊伦理教育,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