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太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诗学概念400题22

[复制链接]

1115

主题

0

好友

74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08:0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3-7-17 06:46 编辑

【童心】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明李贽针对理学家虚矫的文风、复古派拟袭的流弊而提出的创作观念。语见其《焚书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夫童心者,真心也。其所谓童心,即是末受闻见道理障蔽的先天的纯真的赤子之心。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故为文之要,实在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
【性灵】古代诗学概念。一般指有关创作主体的天才、个性、情感和灵机。但在明清时代,又成为性灵派的创作主张。语见刘勰《文心雕龙》: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序志》)性灵一词,溯源于秦汉哲学,指的是生命之物的特殊自然本性。刘勰认为,性灵是指人性中本然固有的超出万物的灵气,即感觉、认识、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相应内容构成的精神现象。文章是性灵所创造的,表现了人性的丰富内蕴,又反作用于性灵。性灵是文学写作最为奥妙精微的主体要素。《颜氏家训文章》谓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庾信《赵国公集序》谓文学创作含吐性灵,抑扬词气。他们不仅把性灵作为作家个人的精神风貌、情感、灵气这层含义,而且把它看作是文学创作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描写对象。
但入清以后,发展停滞,真到乾嘉年间经袁枚大力提倡,性灵说又日渐扩大其理论影响,为创作和文论注人了新的活力。其性灵特点有五:一崇天才,二贵独创,三重真情,四尚新变,五反教化。主是明后期文学解放思潮中的一面旗帜,其所言,多缘于个人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和饮食男女的生命欲求。因而它同理学家之、复古派之,形成了尖锐对立。他们以为性灵是文学创作中最活泼、最丰富、最多样又最善变的主体因素。袁枚《答沈大宗论诗书》也说: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另外,性灵派较注重文学的审美抒情特质及审美感染作用,而反对空洞说教,对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是一次批判和有力冲击,同时已逐渐透露了古代文论向近代文论变革的端倪。
【文章】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它是一个涵盖面极广而与交叉的范畴,几乎总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形式。并举,用来形容旗帜的图案文采。虽已具一定的审美意识,但还不是现代意义的文章。近代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较全面地概括了文章的涵义: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孔子称尧舜焕乎其有文章。盖君臣、朝廷、贵贱之序,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谓之文;八风从律,有度得数,谓之章。文章者,礼乐之殊称矣。其后转移,施于篇什。太史公记博士平等议曰: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文章尔雅,训辞深厚。’……独以五采施五色,有言黻、言黼、言文、言章者,宜作彣彰。然古或无其字,本以文章引申。……夫命其形质曰文,状其华美曰彣;指其起止曰章,道其素绚曰彰,凡彣者必皆成文,凡成文者不皆彣。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为准。章氏本于朴学家的见地,坚持杂文学观念,以训话之法,考论文学,反对以纯美为标准,沟分文学与非文学的义界,所论有其闳通处,也有其狭隘处。总之,文章既是一个审美意蕴十分丰富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美的范畴。最初,文章是指由色彩、线条按一定规律错杂交织而成的花纹、图案。这本来是纯属诉诸视觉的审美形式。但是,在远古时代,线条、颜色的错杂排列,却成了物化初民全部天人意识宇宙观念、人生观念及其相互连结、转化规律的符号系统。所以《易·说卦》称:《易》六位而成章。高亨注:章,文章也。可见,色彩错杂以成图形,也是古人对天、地、人间万事万物所获认识的物化形态。诉诸听觉的审美形式,也称之为文章。《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郑玄注:方,犹文章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进步,文章便成了实现政治教化目的的审美形式,甚至可以说是文明人组织社会生活的审美形式了。到了汉代,文章则逐渐演变为主要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文辞、篇章乃至史书、论著了。
【文质】古代诗学概念。文质既可以是由两个各具独立意义的词素以并列结构组成的一个术语,也可以被当作一对并举的相对概念的缩写。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所说的,指外观形式的文采,这点没有疑义。但所称,有的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的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其实,这两种说法可以相通,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称文质备也,也有人说是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解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清王夫之《古诗评选》: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也不是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其质资文宣,就含有质待文现的意思。当然,古代也有把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重质轻文,由此提出了文灭质之论。如《庄子·缮性》云: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人文之竟然是对事物纯朴之质的破坏,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古代还有一些理论家,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诗词太姥  闽ICP备10011526号

GMT+8, 2024-11-17 13:58 , Processed in 0.2058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